2)第204章 李存义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已经结束了,现在是大唐天下了,百姓不应当还在受这样的苦啊。

  “孝诚,去棺材铺里寻口棺材来,挑口好棺材来,再请队鼓吹班子,买些纸钱等,记得再找个白事铺子,给这位老哥弄一身上路的行头,要体面。”

  许三儿听了这话,站起身来,对着秦琅郑重跪下,一下又一下的磕头响头。

  “谢阿郎为三儿葬父,以后三儿就是阿郎的奴仆,从此为阿郎做牛做马报答!”

  这孩子把头都磕出了血来。

  秦琅赶紧上前将他扶住。

  “用不着如此,快起来。”

  秦琅这个早上让人为三儿父亲买来了棺材等,还请来了吹鼓乐班。

  “叫泾州官吏都来参加这位许大郎的葬礼。”

  翼国公带着泾州官吏们为一位乞丐送葬,引的泾州上下都是十分疑惑不解。不明白为何会这样,有人说翼国公收了那乞丐的儿子做义子,赐名存义,所以才有此一举。

  不过在许三儿父亲的葬礼上,秦琅对那些奉令前来的泾州官吏们,说的却是另外一番话。

  “今年先旱后蝗,中间还有突厥大军进犯,虽突厥军未侵入泾州,可泾州前后两次集结兵马,也致农时多有延误,再加上李艺谋反做乱,更延误了泾州捕蝗放粮赈济百姓。”

  “这位许大郎昨晚死了,在泾州城里冻饿而死,他原本是泾州的一个在籍良民课丁,可今年先是老母病死,然后又妻女饿死,最后仅余的父子二人逃入泾州乞讨求食,却依然还是在昨夜冻饿而死了。”

  “而就在昨夜,泾州官员们还设酒宴为本使接风,并庆贺诛除反贼,酒酣耳热之际,谁又会想到昨夜那位许阿郎和他儿子是如何的饥肠辘辘,是如何的艰熬?”

  “偏偏,这样的煎熬已经持续了许久,而且远远不止是他们父子俩个。”

  “许阿郎之前未能得到及时的赈济,是罗艺和你们这些泾州官员的失职,而他昨夜冻饿而死,却是我的失职。我来到了泾州,没能及时的关注到他们,赈济到他们!”

  秦琅这番话,让原本还有些觉得秦琅胡乱来的泾州官吏们,都暗自不安。

  这难道是要秋后算账追责?

  有几名官员已经额头冒汗了。

  “不过现在不是谈论这些责任的时候,外面还有无数的许家父子。从现在起,泾州若是再冻饿死一个百姓,那都是你我的严重失职。”

  开仓、赈粮。

  不管是什么军粮正仓粮转运仓粮,甚至是公廨仓粮,眼下只要是粮食,就先拿出来赈济百姓,不论是平民还是乞丐,只要是人,都可以按人头在官衙先领取三日之粮。

  秦琅要求泾州全面开始抄长安抗灾的作业,常平仓、征粮、粮票·····与此同时,号召百姓全力捕蝗,推广食蝗。

  当天,泾州城中的百姓、灾民,甚至是乞丐们,便都领取了衙门发放的三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