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封神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失职。凭什么本份之事,却非要让别人给你感恩?

  秦琅让人拆掉天王庙,毁掉天王像。

  结果附近村民们闻听,全都赶了过来。

  大家围着秦琅,护住天王像,请求不要毁掉天王庙天王像。

  大家都称说秦相公秦学士一来,蝗灾终于要过去,大家也不用饿肚子,大家真心感激。可两位终究会离开,大家只希望两位离开之后,留下这天王庙和天王像继续保佑岐州百姓,保佑岐州风调雨顺。

  任秦琅如何说不妥,可百姓就是不肯让开。

  甚至有年迈老人上来哭求说,拆不得拆不得·······

  搞到最后,秦琅也没法强拆,他总不能从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们身上踩过去,总不能不顾那些要拼命守卫这天王庙天王像的纯朴百姓。

  秦琅无奈返回州衙,向秦琼述说情况。

  “我们父子向陛下上表请罪吧。”

  可这边爷俩的请罪表刚发出,那边岐州百姓居然就已经自发的搞出了万人请愿书,他们向皇帝请愿陈情,说要保留天王庙天王像·······

  甚至因为这个事情一起,各地修天王庙的热情更大了,而且这股风迅速的向周边蔓延开来,陇州、泾州、豳州、武功等地也都在争相修天王庙塑天王像。

  百姓家中,更是家家立有秦家父子的长生牌。

  按百姓们的说法,秦琼父子此次活百姓十万家,这个恩德无量。

  郑元璹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憋在心里,憋的难受。

  他才是岐州的地方长官,之前也为百姓做了许多事情,修建道路,建设州县官学,劝农课桑,可却还不如来岐州不过半个月的秦琼父子。

  他写了数道奏表,可每次写完又撕,撕完又写,终究还是没有向朝廷寄发。

  就在这股子浪潮之下。

  长安有使者到。

  通事舍人宣读圣旨,秦琼秦琅父子督办治蝗有功,重赏,郑元璹救灾不力,不尊朝廷被免官夺爵除籍为民,追还历次赏赐,收回职田永业田等,延安郡公窦恽接任岐州刺史之职。

  郑元璹面色苍白的接下旨意,他没有想到处置如此严厉。

  窦恽做为外戚,又是开国宰相之子,新来乍到对秦琅父子表现的十分客气。

  “陛下对岐州捕蝗救灾的表现十分满意,也听到了岐州百姓们的呼声,关于百姓们自发为秦相公和秦学士立长生牌、建生祠,修天王庙塑像一事,陛下说这是你们的绩政民望,宰相们也称赞二位的功绩。”

  反正朝廷上下,对于这件越闹越大的事情,已经做出了评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就跟有的官员在地方上施仁政得民望,最后离任时百姓送万民伞一样,这是件值得记载夸耀的好事。

  “各地百姓修建的天王庙不得损毁,直接列入朝廷祀典,名列正祀,以后由地方官府拔钱维护,以供百姓们祈祷风调雨顺,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