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7章 水捞白银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浸以海水,第二年春,天晴日暖,取灰晾晒,至现出白光收起淋卤。

  这些法子相对还是比较落后的,甚至连河东的解池盐场,以前都主要采用煎煮法。

  而近些年开始出现晒盐法,海盐池盐都可采用此法。

  选地势平坦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足的海滩,制成盐田然后晒盐,不过晒盐法对海滩、天气等需求较高。

  而且对人力消耗高。

  需要先从海中抽取海水到水池,然后还要把初级卤水再抽到盐田,盐田的卤水也需要不断的推动,才能保证盐更精细,到了收盐季节,推盐挑盐也相当耗费,总之对人力的消耗更高,但也节省大量的燃料。

  “我听说淮盐场已经开始用人力水车,用牛和努力一天不间断的抽水,相当辛苦,这用风车我还是头次看到。”

  “因为我们这里风多,所以用风车还是很不错的。”

  “这风车这么大,成本不少吧?”

  “嗯,前期投入确实不少,我们这的风车有两种,一种就是地面风车了,你们看到的那些高大的都是这种,把海边净水池的海水抽到大水滩里,然后还有一种,就是把初级的卤水用竹节筒提到五六丈高的枝条架风车顶端,然后流水水槽,均匀的从枝条架两侧的竹梢丝上滚落,这个过程中更好的蒸发水分,提高卤水的咸份,这都是利用风力,大大减轻盐工的辛苦,并能大大提升产量的。”

  海滩的盐田里,一架架风车矗立,通过帆布风叶来调整风向和风力,大大减少人力和提高产量。

  “一块盐田一年能产多少盐?”

  “一块盐田百亩,一个盐季能收获五十万斤盐,上等的细白盐。”

  几个老头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亩产盐五千斤?”

  “嗯,从年后开始抽取海水,经过一道道沉淀池,每一道深淀池都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经过十多次的反复沉淀,最后把达到浓度的卤水引入最后的盐场沉淀池中,等待收获。”

  “每一步都非常关键,有半点差池,都影响产量和盐的质量,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最后开始收获。”

  每亩盐田能产到五千斤,这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产量,但其中的辛苦,也只有在盐场上整天坚守的人才能体会,晒盐最盼好天气,最怕打雷下雨,一听到雷声,不管是三更半夜还是什么时候,都要立即赶到盐田用毡布把盐池盖上,否则大受影响。

  春盐最好,都是精细盐,而到了秋后收取的最后几茬盐则是大颗粒的粗盐。

  收盐季的时候也不轻松,需要人工不断的在盐田挑动,以保证结晶时盐更精细,一天得搅拌起码十几次,到了捞盐的时候,湿盐沉甸甸,一筐得有二百多斤重,一遍遍的往岸上挑。

  从每年春天开始抽水忙碌,到秋后才结束一年的活,这种看似水里捞白银的活很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