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3章 御驾亲征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牒文就秘而不宣。

  而东汉光武帝为了保持帝位的传承,反对非刘氏而王,但他在最后两年之内,对封禅态度有根本性的变化,因而他的封禅,不能不令人有祈求健康长寿的推测。

  房玄龄伴驾多年,是少数几个知晓皇帝龙体健康状态的人之一,他知道皇帝几年前因气疾而导致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是极隐秘的事情,也是一直困扰着皇帝的隐疾。

  皇帝才四十来岁,因气疾而导致此症,不得不说是让皇帝恼怒烦躁的,这几年,皇帝可没少为此求医问药,可几年下来,药石无医,皇帝也早心灰意冷,如今已经开始转而求仙问道,试图从那些方家秘术,道家仙丹里找到医治之法,重振雄风了。

  当然,皇帝的玉牒是公开宣示的,他公宣天下,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谢成于天,是他对自己的事业功绩的自我评价肯定,充满自信,也深感自豪。而子孙百禄,这属于人之常情,帝王也不能免。

  而苍生受福这一点比较难能可贵,皇帝不仅想的是家天下,还把天下苍生百姓福祉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当然,这些也只是公开的。

  就如皇帝私下里也暗暗祈求上天,能让他重振雄风一样,皇帝此次封禅泰山,也还是要借机东巡,然后突袭高句丽的。

  东巡封禅泰山,本就是一个战略掩护。

  借封禅之机,调动兵马,运转钱粮。

  打高句丽,这是李世民继位之前,就已经预订的计划之一,只是时间一直不算成熟,所以一直在等。

  当年隋朝征辽东的时候,李世民虽然还年少,但他父亲李渊曾做为卫尉寺卿负责过征辽军器钱粮事务,所以他也是跟着去过辽东的,亲眼见过当年那场拖垮了中原大隋朝的国战是如何的残酷惨烈。

  父子俩对征辽之战各有体会,李渊后来当了皇帝后,便有过完全放弃辽东,甚至要让高句丽跟大唐平等相处,不再要求臣藩进贡之意。而李世民却在年少时就立志,将来定要率军来复中国子弟之仇。

  从当上皇帝之后,李世民就在为这一天准备。

  已经准备了十五年。

  黑龙潭秦家。

  大厅。

  “新罗女王金德曼向朕哭诉,说百济联倭突袭新罗,攻取其四十余城,伽倻国王也向朕上诉说遭百济和倭军入侵。”

  “两国又说百济和倭国联合高句丽,图谋断绝新罗、伽倻二国入朝之路,皆请求我大唐出兵救援,主持正义。”

  “朕亲自召见了高句丽王子高任武和百济王子扶余义慈,二人却反诬陷是新罗、伽倻二国挑衅在先,并且拒不肯归还所侵占之城池土地、人口,唯有倭国皇极女王态度较好,表示回国后就召回兵马回倭。”

  皇帝很生气,他以九五至尊的身份,以天可汗的宗主地位,亲自调解藩属国的纷争,为他们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