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临阵脱逃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檀州的威武军和镇远军,驻于蓟州的静塞军和雄武军,驻于平州的柳城军,七军是边塞的七座军城,里面驻七支边军。

  北燕州的两个统军府,和当地的广边军与清夷军,其实完全不是一个系统的,毫无关连。

  北燕州两个统军府里的兵,都是府兵,但平时只少部份轮调去长安或边境当值宿卫京师或守边,其余人在家种地。而两个军里的兵,属于当值的边军,既有可能是河北抽调过来当值的兵,也可能是关中、河南、河东等地统军府里抽调出来轮值守边的。

  统军府是受十二卫统领,兵部调动的。边军、守捉是受兵部调动,都督府指挥的。

  “北燕州的兵也要轮番到长安去宿卫上番?关中的兵也要轮调来北燕州守境戍边?”秦琅觉得这个军制有些问题,从北燕州到长安一东一西,一千多里远啊。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让北燕州的兵驻守边境呢?

  李玄道回答这是朝廷的府兵制度,就好比打仗的时候,朝廷会从各个统军府里抽调兵马,然后集结起来重新编制,再选派将领军官们统领一样,并不会说直接让各个统军府的统军、别将带着麾下统军府府兵直接上阵一样。

  李玄道递给秦琅一张图,是幽州都督府六州地图,上面标记了各州、军、守捉、城、镇等的位置,从图上看就要明了的多。

  幽州都督府下七个军,皆设置在阴山下,沿长城一线。而幽州这个重镇,州内却并未设军,而是环幽州城四面设立了多个军城,如笼火城,广阳城,常道城,都山城,古路城,回城等。

  在幽州一东一西两个重要的关隘处,则是军都关(居庸关)和渝关(山海关附近),长城一线的关口,如北口等又设立了北口守捉、盐城守捉、洪水守捉、渝关守捉等。

  这些军城、守捉堡、镇寨、戍堡等构筑了幽州防线。

  军一级的城堡里驻有千人以上五千人以下的边军,守捉则少的三百,大的千余。至于镇,则一般是几十到几百人,戍则多是十几人到几十人。

  不论是军还是守捉还是镇、戍,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皆据城寨堡垒而守,扼守关津要隘。

  士兵皆是轮调过来守边当值的,并不全是河北或幽州兵。

  秦琅还挺高兴,觉得幽州防御网挺严密的,结果李玄道马上给他泼了盆冷水。

  “名义上幽州都督府有七军四守捉二镇十三戍两关,当有驻防边军三万七千五百人,然我清查兵籍花册,发现虚额严重,且有许多在籍之兵,老弱病残不能战。甚至兵籍有名,而查实无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当年罗艺归唐后造幽州兵册上报,他有虚报。

  再是许多将领故意虚额吃空饷等等。

  幽州归附朝廷虽早,但朝廷真正控制幽州是在平定刘黑闼之后,实际也才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