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四章 率先工业化(上)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和jishu的重任。同时,新疆也将作为一个样板地区,让那些崇洋媚外的人看到,中国并不是没有能力达到shijie先进水平,只是基础差、国家大,所以整体上的差距难以迅速弥补罢了

  与之相比,三大传统工业区虽然底子更好,但因为本身人口、尤其是没接受过教育的人口太多,即使工业建设有了很大的成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被稀释掉,而且其本身根深蒂固的农业社会传统和不能满足需要的基础设施(注2)也会持续不断对工业化社会的建立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这些地区或许工业增长的总量更大,但水平提高的速度却不可能与新疆这样的新工业区相比,而工业与jishu水平高对于中国在某些领域紧跟乃至赶超shijie先进水平,是相当必要的。这个时空新中国工业与科技的起点比历史上高得多,如果还像历史上那样从低端做起慢慢追赶,那就太可惜了。

  胡卫东的策略是,一方面先在几个条件haode地区率先工业化,以避免、至少也得延缓中国之前因为跟外国进行jishu交换而获得的先进工业和jishu水平被发达国家重新拉开差距,另一方面则在那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发展低端产业以夯实基础,并为整个国家的工业化提供“量”的支持。等到日后中国全国的平均识字率超过80%、并且全国已经有3000-5000万人口进入了真正的工业化社会后,中国就可以像当初苏联一样,只是两个五年jihua过后就一跃成为shijie上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之一,而且以中国的人口数量,到时候肯定远比当初的苏联还要强大得多

  注1:这个时空的新中国受苏联的影响比历史上小了很多,因此没有像历史上为了追求民族数量尽可能多而将很多几千、甚至仅仅几百人口的部族也算成民族,自然也不会同样纯属自找麻烦地给他们专门设计独有的文字了,这样对那些部族的青少年来说也大大减轻了学业负担,历史上他们还得多学一门用处不大的语言文字(而且国家规定必须学,不能不学。),导致在教育上先天就吃了大亏,即使有分数的优惠也不足以弥补,本来是为了帮助扶持这些落后部族的政策,zuihou反而收到了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令人无话可说

  人口一万人以下的不算民族,使得那些小部族之中的相当一部分都并入了较大的少数民族,令多个民族提前摘下了“少数民族”的帽子,不过人口增加最多的还是汉族,选择民族为“汉”的那些小部族人口比加入其他民族的总和还多一倍以上

  注2:新疆虽然也差,但因为人口少的缘故,达标相对容易得多。而且因为当初盛世才的治理(和民国时期的大部分军阀相比,盛世才对工业建设还是很重视的。)和后来解放区政府的努力,现在新疆的基建水平已经位居全国前列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