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八章 伊盟成立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超过亿

  其实克里姆最想拉进伊盟的还是在奥斯曼帝国时代曾经奴役了阿拉伯人数百年的土耳其,因为土耳其拥有这个时期所有伊斯兰国家当中最为发达的工业(与欧美列强相比还是很落后的,但与德国援建完成之前的阿拉伯联邦相比还是强得多了。也比起抗战时期的中国要强一大截,人家至少有能力自造巡洋舰)以及对于轴心国来说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铬铁矿(历史上这是德国铬铁矿的唯一来源)。

  一开始尝试外交解决却没有成功的克里姆决定改用武力手段逼迫土耳其就范,虽然拥有80万军队的土耳其想要灭掉并不容易,但只是逼迫其加入伊盟的话,克里姆认为只需要消灭土耳其10-20万军队便足以令其屈服了,这对如今的阿拉伯联邦来说并不困难。

  但令克里姆意外的是,死活不愿意加入伊盟当阿联小弟的土耳其政府虽然被他的百万大军吓住了,但却想出了更加巧妙的办法来应对这次危机,土耳其出人意料地直接加入了轴心国阵营,这可是小胡子努力了很久的,自然欢迎之至。这样一来,土耳其与阿拉伯联邦这两个国家之间成了盟国关系,克里姆就拿土耳其没办法了,好在土耳其虽然没有加入伊盟,但毕竟与阿联之间化干戈为玉帛了,这就令克里姆能够腾出手来巩固其对西亚新占领土地的统治,从这一点来说,克里姆的目的还是达成了一半

  克里姆对土耳其尚未开始便提前结束的军事进攻,虽然客观上帮助德国将之前屡次拉拢无效的土耳其拉上了轴心国的战车,但小胡子却并未因此领他的情,反而由于克里姆这段时间近乎疯狂的扩张而生出了警惕之心,为此一度大幅减小了对阿拉伯联邦工业和军事援助的力度,直到克里姆在压力下同意让伊盟成员国全部加入轴心国阵营、并与苏联一刀两断,德国才恢复了部分援助项目,但与最初的jihua相比,力度还是差了很多。

  其实由于克里姆的关系而加入轴心国的并不仅仅是土耳其这一个国家,之前一直自称中立的维希法国政府也终于明目张胆地挂上了轴心国的旗帜,这一方面是因为土伦湾之战和英国人将仇结大了,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不这么做,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就要被克里姆全都解放了。

  要知道,现在无论是哪一个法国政府,都没有余力向非洲派出足以阻止阿拉伯联邦南下大军的强大部队,一旦那些殖民地被其“解放”而成为独立国家,那可就很难再回来了

  注1:二战时期阿拉伯shijie的总人口难以考证,只能由现在的数据反推,目前阿拉伯shijie的总人口大约为亿,综合考虑到穆斯林生育率较高、战后却又有大量人口流出(主要前往西欧),二战时期阿拉伯shijie的总人口应该在1亿上下。

  注2:由于埃塞俄比亚实力不弱,克里姆并没有只靠强硬手段逼其加入伊斯兰国家同盟,还许下了一些优厚的交换条件,其中包括默许它吞并索马里(分属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殖民地)。(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