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中国保尔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加之其独特的脸型,胡卫东一下子就确认这个现在还有点腼腆的少年正是后来闻名shijie的“中国保尔”

  这个一开始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少年矿工,历史上进入新四军兵工厂后的第三个月就靠着简单的工具制造出了一支质量合格的步枪,一年之后,就成为新四军的军工骨干,两三年后就成为了红色军工之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可惜历史上由于工作条件恶劣,吴运铎终因多次实验事故而重度伤残,到了解放后已经只能从事指导性的工作,否则以他出类拔萃的天赋和天下罕有的勤奋,很有希望成为shijie一流的军工大牛。…,

  对于吴运铎这种在应用科技方面潜力巨大的天才,胡卫东采取的教育方法是让他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实践明白自己需要学习的科目与具体内容,学习一段时间后再拿到实践中去应用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如果还是不行就继续学习,直到课题完成,其间有实在无法克服的困难才许来找自己求教,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教育(学习)方法是历史上瓦特与卡拉什尼科夫等半路出家的伟大发明家的成功经验,对于实践强于理论的吴运铎来说简直就像是量身定做的一般,使其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迅速成长为shijie一流的军工专家

  胡卫东从萍乡带走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大量的财富物资和工业设备,虽然矿山铁路与兵工厂实在不是一个路数,但胡卫东还是能够凭借其多年的军工经验,从中找出那些兵工厂可能用得上的机器设备乃至零部件。何况胡卫东想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一座兵工厂,而是一个以其为核心的完整工业系统,所以铁路、采矿之类的机械本身其实也是有用的,前提是能够带走

  在搬运拆卸设备的过程中,刚刚才学会机械制图的吴运铎展现出了与生俱来的独特天赋,他居然硬生生地将几台最重要的设备的精细结构全部记在了脑子里,然后将其拆成各种一个人就能携带的零部件全部打包带走,直到后来找到了稳定的落脚点后他再一个人靠着回忆将这些机器重新组装了起来,当场吓尿了一片人,这得有多么妖孽的空间想象和记忆能力啊?胡卫东这才明白当年人称吴运铎“什么样的枪炮子弹一看就会造”并非全是虚言了

  不过,仅靠这种天赋最多也只能当个“山寨之王”,而且由于这个时期的中国材料工业极其落后,光会依葫芦画瓢是不行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使用性能差得多的替代材料,那么机械的机构就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否则难免会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所以对于吴运铎来说,冶金、化学、机械、数学、材料等诸多相关学科他一样都不能落下,学业负担之重远远超过了后世的所谓“应试教育”(其实中国的学业负担也就比西方国家重一些,日韩与毛子东欧的学业负担都比我们更重,中国应试教育的问题其实在于知识量少而题目难做,逼得学生将脑子都用到解题技巧之类的小聪明上去了),但对异常好学的吴运铎来说,却是乐在其中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