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三章 君臣相得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圣人有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来天地间恒古不变的天理!而今淮东暴民,有冤屈不找官府申诉,一味残暴施虐,破坏法度,败坏纲常,乃天地不能容!”

  在皇极殿上慷慨陈词,仿佛凝聚了古往今来所有忠烈英灵的大臣,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浩。

  黄彦章远远地看着他的背影,神情有些恍惚,不知道是起早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早朝已经结束,现在进行的是御前会议。除了内阁阁老外,只有几位皇上特意留下的大臣,一起商议军国大事。

  身为通政右使,黄彦章自然得留下。因为要议论的奏章,以及待会决定后的批复,都是由他主持的通政司上传下达。

  黄彦章目光往下移,站在天下闻名的博瀚公旁边,一脸正色,仿佛天下忠臣他数第二的那位,正是右都御史李养贵。

  感受到黄彦章投射过的目光,他微微点了点头,嘴角还带了几分浅浅的笑意。

  黄彦章也回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这一位,原本是前次辅尚一阗的得意门生,也是尚派的头马。从礼部右侍郎转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还一马当先,据理相争,驳了覃北斗好几次面子,在清流中博得不菲的好声名。

  后来尚一阗受沈柏霖案牵连,黯然致仕,老师荣补次辅。到那时,自己才知道,这一位早就跟老师暗中结成了联盟。现在摇身一变,又成了洪派的一支旗。

  真是个聪明人!

  “乐死事小,失节事大!”接下来高声疾呼的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典林公。他满脸的痛心疾首,仿佛一家老小都在淮东民乱中丧生了。

  “而今天子仁德,百官守职,四海宴清。偶有少数奸胥滑吏,上下其手,败坏法纪,也不过癣疥之疾。天理昭昭,自然有人为受苦百姓主持公道。‘明哲煌煌,照临无疆。朝延尊荣,民庶乐康。’而今这些乱民却败坏纲常,长此以往,定将乐崩礼坏!国将不国啊!呜呼哀哉!”

  看着典林公在大殿上痛哭流涕的样子,黄彦章心里就像跑过一万头草泥马。

  这海外神物是去年底东海商会以祥瑞进贡来的,现在养在西苑里。只是私下里听岑益之说起过这神物的大名和小名后,黄彦章每到这种心情激荡时,都会想起它来。

  只是典林公这一番发自肺腑的激情,没有得到太多的响应。

  不仅五位阁老神情漠然,就连站在他身前的博翰公,那张老脸挤了挤,还是挤不出几点此处应当有的老泪来。

  这就有点尴尬了。

  幸好这时正弘帝开口了。

  “两位爱卿的意思,淮东民乱当以剿为主!”

  “回皇上的话,当严惩不贷,否则的话,纲常何在!纲常不复,礼法不存,国之...”

  听到李浩又要长篇大论,正弘帝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