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九章 怎么还不收我为徒?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广文馆二十三人全部到齐,无一人缺席。这些娇生惯养的权贵子弟们以为只是一阵风,熬过去就算了。谁曾想王云居然亲自来广文馆上课。

  国子监其余馆堂的学子们,仰慕昱明公的学问,纷纷跑来旁听。王云来者不拒,结果没几天,广文馆乌泱泱挤满了数百人。

  这种情况下更不敢跑了,继续熬着吧。偏偏昱明公教学极严,十日一旬考,三十天一月考,能把人考吐血来。

  权贵子弟谁吃过这个苦,有两个实在扛不住,翘课了。

  王云也不多话,直接一张纸条子递到各府上。贵公子不用来了,被开除了。

  第二天,这两位被各自的老爹打得鼻青脸肿,五花大绑,背了荆条叫家仆押送了过来,跪在广文馆门口负荆请罪。

  还撂下狠话,要是不能重回国子监广文馆就读,不用回家了,跪死在这里算了。

  跪了整整一天,真的差点跪死过去,王云才松了口,让两人改过自新,以观后效。

  这一幕把其余学子们吓得瑟瑟发抖。

  回家一问才明白,谁当祭酒都可以划水摸鱼,唯独这位不行。人家在读书人的威望太高了。

  首先不要说在先皇年间,因为直言力谏,被贬到陇右祁连山下去,人家不自暴自弃,开办学校,教化地方。光这点,就让天下读书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次,人家可是真正的诗书世家。

  远的不说,曾祖父三元及第,以阁老致仕;祖父二甲进士,以都察院左都御史致仕;父亲是状元,以礼部尚书致仕;本人是探花。认真捋一捋,满天下的读书人,只要有功名的,都能扯得上关系。

  最后人家的学问已经超然,隐然有了开宗立派大宗师的风范。文章做得又是极佳,每回一出,洛阳纸贵。

  家世显赫,品德高洁,学问卓绝,这样的人说你朽木不可雕也,满天下谁敢再收你做弟子?你就等于自绝于士林。

  其实岑国璋在其中也混得挺惨的,每回考试,都是三名之内。要是遇上哪位生病请假,能冲进前一二位。因为是倒着数。

  人家再是纨绔子弟,也是从小被长辈拧着耳朵背书,启蒙有名师教诲。再浪荡肚子里还是有些存货,做这种制义文章都是家传的手艺。

  岑国璋倒好,考个秀才都是撞大运,后来又被转世夺舍,脑子里那点文章存底早就稀里糊涂地烟消云散,能写得一手小楷繁体字,都靠了脑子里的潜意识和手臂的肌肉记忆。

  再多就真没有。

  所以他回回考试,名次都是次要的,最痛苦的是如何把一张纸写满。

  但岑国璋是真聪明,前世他从小学考到博士,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考场老麻雀。考过几回,终于让他总结出经验了。现在每回考试,终于不用咬断几根笔管才能凑齐字数。

  敬一亭祭酒书房里,看着桌子上岑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