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求追读)_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长叹一声,“她知道我仕途不顺心中烦闷,再加上天天有人过府寻我,每天都快烦死了,所以她才建议我托辞进山采药,来推脱这些俗务。”

  “尊夫人真是个好女人啊……”李世民不由得感慨道。

  “嗨,这些年也就这样过去了,凡事也都看得开,唯独觉得遗憾的是,没有给她弄一副诰命回来。”李白伸手挠挠咯吱窝,慵懒地拿起信件拆开。

  半晌后他把信揣回信封,放在一旁。

  “有什么急事吗?”李清问道。

  “没什么事,就以前在长安认识的小老弟儿,打算回老家省亲,想先到宣城来看看。”李白躺成葛优瘫,仰在躺椅上望天半晌,才幽幽地说道:“说起我这小老弟,空负一身才学,在长安蹉跎十数年不得赏识,年初才补了一个小官。”(注1)

  “最开始授的是河西尉,但他不愿意做这种“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给他改成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听到这里,李清恍然大悟:“你说的这个小老弟,不会是杜甫,杜子美吧?”

  一旁逗鸟的李世民耳朵一下子竖起来,杜甫?不就是贤弟所说的诗圣吗?

  真没想到李隆基执政的开元天宝,竟能孕育出这二位大才,真不愧是开元盛世啊!

  嗯,李隆基这小子行,能处。

  李白点头说道:“正是,小清认识他?”

  “当然,可谓是如雷贯耳啊……”李清呲牙一笑,嗜血得很。

  “你们两人有仇?”李白看着李清那莫名其妙的笑容,不由得问道。

  李清想起杜甫的遭遇,忽然意兴阑珊,也没了报当初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仇的想法。他摆摆手,笑着说道:“怎么会呢,我和杜子美素昧平生,哪儿来的仇怨?”

  “倒也是,我这老弟与世无争,怎么会有仇家呢?”

  按理来说,杜甫是应该十一月才琢磨回家去看看,到家正好赶上小儿子饿死……李清琢磨着,该不会是蝴蝶效应吧?

  想到这里,他便和李白说道:“反正也是闲着无事,莫不如和他一起回乡,就当领略风土人情了。”

  “这个主意好!”李白眼前一亮,对于游山玩水,他最是热衷了。

  更何况此行还能叫上最喜欢的小老弟杜甫一起同行,李白真是狠狠地心动了。

  李世民把元奴放在李明达的怀里抱着,走过来问道:“某有一事不解,太白兄这翰林学士做的好好的,为何要辞官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伸手拍着自己的膝盖,脸色是一副不屑的表情。

  李世民倒也理解:“太白兄不喜俗务,某也理解,一身繁文缛节伺候那些个显贵,的确不爽利。”

  “若只是应付那些达官贵人,倒也能应付,”李白说到这里一声长叹:“只恨报国无门,一身所学也只能在翰林院唱诗作曲,以娱贵人。”

  “大丈夫在世,本应手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要么就在朝堂之上纵横捭阖,济世安民,奈何一身所学,只落得个娱人为乐的下场,放做是你,你会心里畅快吗?”

  说到这里,李白苍凉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备注:历史上杜甫是十一月回家赶上安史之乱,并没有来找李白,是我杜撰的蝴蝶效应。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