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1章商定_春风二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倍了。”

  小伟说:“现在有一个问题,是按房产证给,还是按户口本给。如果是按户口本给,那多出来的这部分怎么算?”

  90年代拆迁,各地方各不相同,也没有具体的相关指导法规,都是各地方自行定制本地区的政策。但总体上还是差不多,给房,补钱,即给房子又给钱,不过多少大小地片儿差异就大了。

  也有二选一的,像沪海,要么拿钱,要么就是城郊的房子。

  京城是给房给钱,都给,但想要好地段的房子要格外向政府补钱,所以那会儿不少拆迁户是倒贴钱搬家。

  那个时代奉天市民的居住条件,除了铁西那边以外,在全国来讲都算相当好的,能排进前三去。

  区长说:“你到是一点儿也不吃亏。多出来这部分我们来贴,具体方式咱们再研究,看看是以物资形式还是以税款形式,行吧?”

  小伟说:“行,听领导的。”

  区长笑着摇了摇头,看了一眼招商局那边,招商局这边拿出准备好的合同,陈辉打电话把梁高有叫了上来,现在他基本上就在这边呆着了,舒服啊,单独的大办公室。

  合同一签,小伟让财务把地款转到了区财政账号,真不多,四十五万,这也是占了便宜,要是等划归沈河几年以后你再过来看。

  区长马上安排城建这边,还有城管所,公安局,组成临时拆迁小组,办公室就设在小伟这边,单独在下面给他们准备几间办公室,开始拆迁。拆迁办公室由城建局负责,公安这边配合,谢秘书负责居中协调。

  办公室现成的,安排一下,连文具都配齐了。没一会儿,大红纸就贴了出去。

  这年头有什么事儿都是手写一张大纸,找个平溜墙面往上用胶水一贴。

  小伟把顺子和亮子叫到办公室,把事情说了一下,条件各方面都讲明白,让他们到下面拆迁办办公室去上班,配合,监督,帮着联络跑腿。每家量房量地都得有人看着,要不下面人什么事儿都能搞出来。

  而且这里面可能,也主要是靠他们两个去沟通,那会儿的邻居都是几十年下来的,知根知底相互了解,大部分相互之间感情处的很好,你怎么也搞不定的事,他们之间可能只需要一句话。

  公布出去的条件就是按户口还房,现房,马上搬家,具体楼层牌号相同户型的人家抓阄决定。如果想要电梯房的人家,需要按现积补一部分房款,先暂时住到这边来,两年以后再搬回去。

  户型大小有两个决定条件,一个是现有房屋大小,另一个是家庭人口,两方面综合考虑,这事教给政府的人来办,他们有经验。按原面积还是不可能的,必竟还有差价在中间,老百姓也认可。

  不过小伟也不会太苛刻,房子摆在那,大伙都接受才好,还要相处好多年呢。

  这边拆迁办公室开始进入状态,各部门领导先后告辞,区长,胡主任牟主任,小伟,陈辉五个人坐下来,换了热茶开始说中街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