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幼妹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醉。

  有些觉得新奇者,竟随着那些稚童前来桑园听讲。

  是故,口口相传,让郑璞的《千字文》和以历史典故为引的新奇授学,变成了什邡县的美谈。亦有许多豪强之家或士人慕名而来,求抄录新字书归去给自家子侄启蒙。

  远在成都领长水校尉的秦宓,却是不知如何得闻消息,素来喜好文学的他,亦派了个家中子侄前来郑家桑园,求抄录一份。

  郑家与秦宓的关系,一向友好。

  之前郑度在世时,就曾经让长子郑彦拜入秦宓门下授学,想抄录文书这种小事,也正是增进两家情谊的美事。

  郑璞得知,自然大喜过望。

  他正绸缪着,想借秦宓之口,得入诸葛亮之眼呢!

  当即,便婉转回绝了秦宓的子侄,说自己所作的《千字文》,许多地方都是胡乱编撰的,若是没有注释的话,很难将其中典故展开。

  不如等他逐句注释后,再亲自送去成都给秦宓过目。

  又声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自己恰好有心将于春耕过后游历巴蜀之地,届时正好带去成都给秦宓。

  如此盛情尽心,让秦宓的子侄却之不恭,连声告谢后才作别归去。

  见事情顺利,郑璞连忙去后宅,告知其母卢氏,并请示自己即将出游的打算。

  卢氏对此,倒没有反对。

  士子弱冠游学,是很寻常的事,况且郑璞又事出有由。

  只是细心叮嘱了一番出门在外要小心,便招呼家中管事为郑璞准备车马行囊,和安排随从等琐碎。

  而郑璞也归自屋,俯首在案,执笔为《千字文》注释。

  只是才过了小半个时辰,就有一阵蹦蹦跳跳的脚步声闯入,还伴着清脆童声的叫唤,“仲兄!仲兄!”

  郑璞无需侧头而顾,就嘴角翘起。

  那是他的幼妹小郑嫣。

  缘于先父郑度亡故,郑璞一直给幼妹充当着如兄如父,以及童年玩伴的角色。

  从春放风筝、夏扑蝉、秋尝鲜和冬堆雪人,到启蒙识字和教导事理。可以说,小郑嫣的童年,是郑璞牵着她的手一路走过来的。

  因而,小郑嫣也总喜欢黏在他身边。

  如今也一样,小郑嫣噔噔跑过来,还未坐稳,两只小手就已经抓住了郑璞的衣袖,昂着小脑袋,让两只大大的眼睛冒着欣喜的光泽,“嘻嘻!仲兄,我们什么时候去成都呀?”

  嗯?

  郑璞闻言,笑容停滞。

  微楞了下神,才轻挑眉毛,语气很和蔼的说道,“是阿母告诉你的吧?不过小嫣儿,仲兄去成都是有点事要办,不能带上你。”

  话语刚落下,就见原本兴高采烈的小郑嫣,脸上肉眼可见的爬满了委屈。

  两只大眼睛里,还迅速蒙上了一层雾气,正慢慢汇成水珠。抓住衣袖的两只小手,不停微扯着,声音里充满了祈求,“仲兄,带我去好不好?我一定乖乖听话的!”

  “小嫣儿听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