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2章 张特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竟是如此之巧。

  不由让人生出别样心思:彼该不会,是逆魏遣来的细作吧?

  去岁归去成都的张妍记得很清楚,当永安督陈到遣人引张特来蜀地时,整个朝廷都很轰动。

  此也不意外。

  大汉本就地小民寡、国力式微已久,谁又能想到竟有贤才来投?

  比如上一个主动来投的贤才,乃是杨仪。

  那时,大汉刚刚历经汉中之战,正是国力雄厚之时。

  从那时以后,分别历经了襄樊之战、夷陵之战的大汉,就再也没有贤才来投奔了。

  相反,兴兵作乱倒是很多。

  不过,张特似是真心来附的。

  张妍听张皇后提过,天子刘禅在去了封书信与丞相诸葛亮后,便让张特暂入了宫禁宿卫任职,归中领军向宠麾下。

  对外声称的缘由,乃是天子再蜀地几无乡闾之人,便想将张特留在身边,时时问及乡闾的风物。但实际上,却是让忠贞不二的宫禁宿卫,暗中观察张特的行止,看其人有无歹念。

  但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不过弱冠之龄的张特,却没有半点异常之举。

  相反,他所展现出来的性情与才能,备受他人所称赞。

  如张妍的仲兄,伴天子左右的侍中张绍,与张特相识久了以后,便常常称赞之。

  “子产之才,十倍于我。”

  张绍是如此对他人说的。

  里面有一些是惜乡闾情分在,但不可否认,张特自身才能甚优。

  再加上向宠的肯定,天子刘禅便再度去了封书信与丞相,问及可否全了张特来投的愿望:为国征伐。

  彼千里来投,乃是信义也。

  大汉不管怎么说,都不好疑而不用,放任闲职而荒废年华。

  再者,大汉人才委实不多矣!

  有如此才能的贤良,留在成都太屈才了。

  丞相得了天子书信后,将张特召来汉中,亲自与之坐谈后,便表请他任校尉之职;又以张特弓马娴熟,遣入张苞的甲骑中任副职。

  这也是郑璞知道了张特的缘由。

  令张妍觉得奇怪的是,她大兄张苞以乡闾情分,只对张特止于亲善而已;而郑璞却是不吝赞誉之词,竟还想将她的陪嫁小婢许之。

  还振振有词。

  声称如今大汉仅天子与张家乃是涿县人,张家理应为天子多担待些。

  且又说绿儿过去乃是为妻,名分要跟着他为小妾好很多。

  但张妍并不愚钝。

  她隐隐有所察觉,郑璞这些言辞不过是明面上的搪塞之词,

  其中,必然还有其他缘由。

  不然,施恩的手段有许多种,为何郑璞要采取亲自操持婚姻这种呢?就算是通过婚姻施恩,也应该请天子刘禅赐婚更为庄重、更显诚意啊!

  只是,她猜不到郑璞的意图。

  且事情还尚未明言,她也不好直接发问。

  唉,罢了。

  待日后他如何作定论,我再细细问之吧。

  看烦了细雪的张妍,起身归去屋内,随手从庋具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