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妹妹的照片_晏晏少年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钟静上大学的这一年,国家刚开始实行高校收费,后勤部发放的奖金刚好可以支付一学年的学费。同时她有每月十七元的助学津贴,老钟每学期给她四百元生活费,姥姥家那边另有私人赞助。总之进入华大后,钟静衣食无忧,放假回家还有余钱给爸爸妹妹买礼物。

  九零年中,老钟高升,做了军需处副处长,随即申请在家拉了一条军线,同年华大校园安装磁卡电话。每个周末,钟静都会往家打电话,关心钟莹的学习,问问老钟的身体和生活状况。

  上大学后,钟静的眼界明显开阔许多,据说她同寝四个室友中有一个父母离异的,一个父母双亡的,加上她这个丧母的,堪称身世凄惨三人组。但另两位同学没有屈服于命运,在逆境中坚强成长,顽强学习,乐观向上,以优异成绩考上华大,使钟静惺惺相惜之余,又不免生出一丝惭愧。

  在家时不觉得,离开珠州才发现自己也会想家,想姥姥,舅舅,妹妹,还有父亲。

  母亲已经去世四年多,明年妹妹也要考走了,家里将只剩下父亲一个人,他会孤独吧

  于是钟静时常在电话里问钟莹,成绩怎么样珠州本地的两所本科有把握吗不行附近仪州,金陵也有不错的学校,路程最好控制在两三小时以内,回家看爸方便。

  钟莹还不松口同意老钟找对象我理你个自私鬼才怪

  整个高二学年,她悄无声息地进步着,从五十名开外一点一点往前挪,到高二期末,稳定在年级前十左右。若说她全凭吃老本,没付出努力是不可能的。学习内容,考试规则和后世有很大差别,特别是文理通考的政治,占分比生物还要高,想拿高分,脑浆子都快背出来了。

  在钟静耀眼光芒的笼罩下,钟莹的进步如萤火之辉,不引人注目,她在学校的代称是华大学姐的妹妹。班主任表扬她还要加上一句虽然不如你姐,但也不错了。

  如果钟莹真的是个十七岁小女孩,她会被活活气死。就像晏辰每次考试都会被叶文松气得死去活来一样。

  当然,晏辰配得上“华大学长弟弟”荣誉称号,他自始自终的优秀,成绩从未掉下过前一二名,并且也开始积极走竞赛路子,拿了不少奖,高考有加分。

  说到加分,关玲就是凭借少数民族加分考上了京语学院。她高考前大病一场,发挥失常,一志愿华大边都没沾上,二志愿则填的是离华大比较近的人大,分数也不够,只好屈就三志京语。这个学校主要是针对留学生搞汉语华文教育的,报考人数不多。关家不知走了什么路子,又是加分,又是降档,把她给塞了进去。

  可笑的是,在关玲上大学一个月后,她给钟莹写过一封信。通篇怨愤,恨透纸背,大意不外乎咒骂钟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