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卑微的世代法家_医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韵事都传到冀州那边儿的青楼去了?心里骤起波澜,面上却依旧神色不变,带着少许疑惑的语气,张林问道:“既不是此事,那林是真的想不出来林最近还做过啥事了。”

  郭怀凝视着张林,眼中竟有一丝感激之色,道:

  “单单除个阉贼,算什么大功绩,宁安能借鸡生蛋,精简了朝中的法令,这才是真正大益于国朝之事,奈何世人皆愚昧,看不出其中的道理,见不到细微之处,只知道鼓吹那些摆在明面上的事罢了。”

  张林也这才想起来,自己假借孝道之名,精简汉律的事,默默给郭怀加满了水,笑道:

  “我身为大汉的廷尉左监,律法不也是我的分内之事吗?瑾瑜又何须多言呢?”

  郭怀一脸严肃的摇着头,很是固执的道:

  “这自然不同,这廷尉年年都有,想要改制之人也遍地都是,但真正想到办法将汉律精简下来的人又有谁呢?还不是只有宁安一人。”

  着忍不住仰叹了口气,继续感慨道:

  “自安帝以来,法禁稍散,不但权贵可以想方设法去规避,就连一些手持利器的流民乱匪都不将我等放在眼里,视我等如无物,京师劫质,屡禁不绝,若是法令严明,又怎会凭空生出如此多事端来。”

  张林毕竟不是真的出身于世代法家,没有他们那种对法理的坚持,便只好静静地坐在一边听着郭怀叙述。

  郭怀似是苦笑,又似是自嘲的看了眼空,“但这又能怪得了谁呢?法令是我们的先辈编的,各种条文也是世代法家之人添加的,只不过倒了我们想要解决这件事的时候已经由不得我们了。”

  面色忧郁的饮了口水,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问道:

  “宁安,你可知道,已经有多少年,廷尉不是出身于世代法家了?”

  张林没有话,只是故作深沉的叹了口气,因为这事他真的不知道。

  张林虽无意,但看者有心,只当张林是内心苦痛不想话,便很是理解的勉强笑了笑。

  “而今朝中官吏的任免,皆在子一心,全凭喜好,或是看所奉钱财几何,现在廷尉是杨公还罢,若是一个无知人,这下的法理公正又由谁去护持呢?”

  心生闷气,因为出身相似,都是研究法理的二流世家,加上张林的所作所为又何自己胃口,郭怀便对着张林了许多,发泄着心中的不快。

  “现在莫是旁人,不别的,就我颍川郭家,世代研究杜律的郭家,现在还在坚持法令的人又有多少呢?大都只不过是将自己的家学当成了饭后消遣,而把儒学兵法当场了毕生事业。”

  讲到了颍川郭氏,张林心中一动,便开口问道:

  “不知瑾瑜家中可有子弟叫郭嘉的?”

  郭怀眉眼一挑,先是有些疑惑的看了张林一眼,接着便出了口粗气,很是不耐的道:

  “我族中才华出众者有两人,一人叫郭图,另一人便是宁安口中的郭嘉了,但奈何,此二人都没将汉律放在眼里,心比高,苦读兵书,自比留侯在世。”

  张林尬笑了两声,也不敢去多加论述。

  又相谈了许久,直到太阳爬上了山巅,张林这才将手中的政务托付给了郭怀,先行离去。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