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6章 第四百三十五话:二十五户(请假章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随从万山手里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飞鸽传书,正呈给李觅。

  李杨看得清楚,默默走进去,站在一旁候着。

  “世子,五爷来信。”

  “据查,青山县下头的重明镇辖内的金华村的确就是二十五金甲卫行七的孙天明的族地,五爷拿王爷手令调看了县衙的人口户籍,确定金华村当初的确是一直有二十五户人家居住,不多不少,其最开始那代人,也是最符合二十五金甲卫的。

  因为当年那场大旱灾,青山县的灾情最重,当时县内的所有百姓几乎都逃了出来,往北上流离。

  后头朝廷赈灾下来,流出的灾民回乡的人之中并没有这个金华村的人,因此如今这个村子已经荒废了,并没有人居住。”

  “若这些人没有都死在逃荒之中,却也没有重回青山县,那估摸着就是当时选择了就地留下安置了。”

  当年那场大旱灾实在严重,几乎整个南边几州都受了灾,灾民们一路逃出来,颠沛流离,死在路上的就有不少。

  最后赈灾完全下来的时候,已经是好几个月后了,那时,天气冷下来,灾民们都走不动了,几乎都停留在荆州府内。

  当时荆州府各县城墙下都堆满了流民,几乎生乱的,幸好赈灾及时。

  有许多人选择领了救济银子返乡,也有许多人选择了就近安置。

  也就是说,若当时没有选择回乡而选择留下来的灾民,如今也一定都在荆州府下头各县,很好找的。

  那年大旱,李觅还不知道在哪旮瘩呢,连他父王,也不过是刚出生而已。

  他不了解大灾详情,却是对金甲卫了解甚深的。

  毕竟,为了这铜鸟宝藏,他查了许久了。

  “就算当初逃难途中有人死了,但二十五金甲卫世代相传,一定有人活着,不论多少,他们的后人,如今说不得就在哪个村落呢。”

  “传信给五爷,让他赶回来,顺便传信万达,让他亲自去查,当年大灾没有回乡而就近安置的灾民都安置在哪些县哪些镇,事无巨细,一定要给我查清楚咯!一点都别遗漏!”

  万山肃目,抱拳道:“是!”

  李杨在一旁听得清楚,在听到万山说什么二十五金甲卫的时候,他心里就是一咯噔,再听说这些人当年在南边几州遭了旱灾逃出来,心里就更是翻江倒海。

  他脑子素来转的快,要是没有知道唐太公那里的情况之前,他也不会多想什么。

  但眼下他是先知道的,就不得不多想了。

  且他隐约记得,他们松山村当年就是从陇州青山县那边逃过来的。

  可此时他半点都不敢露出来。

  他不知道金甲卫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那铜鸟宝藏是什么,所以不敢妄动。

  万山出去了,李觅夹了一块豌豆酥,却没有喂进嘴里去,又放了回去,须臾,看着李杨道:“我记得你那邻居的小妹妹是在官道边开了家什么客栈吧?我与那松山河也算有缘,咱们明儿一早启程,赶回荆州府,就在那松山客栈暂时落脚吧!”

  他不急着回王府,眼下铜鸟宝藏,迫在眉睫,比什么都重要。

  他就留在东陵县,到时候收听消息也更方便。

  李杨一听李觅这话,心里顿时就是一跳。

  但不敢表露出什么,只点头应下。

  而此时松山村的宋秋却并不知道这些事,她正蹲在自家的菜园子里拾掇儿菜。

  作为一个正宗大四川人,要说除了豆瓣酱和泡菜还有什么,那一定就是盐菜了。

  这年头也有儿菜芥菜这些的,可他们都拿来煮了吃,并不做盐菜。

  宋秋心里惋惜着真是浪费东西了,然后一直就惦记着菜园子里这些儿菜呢!

  这不,眼看着开春,这些菜可以收了,她就坐不住了。

  为了烧白,为了盐菜炒肉。

  这盐菜,必须得做起来啊!

  各位小可爱看过来,树洞要进行剖腹产手术,预计请假一周,在此期间没有更新,等一周后出院回家坐月子再慢慢恢复稳定更新,还望小可爱们安心等我回来。

  放心,不会太监~都别离开哦!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