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 传令,画图,各种改进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以上。

  以后战场上如果各队兵马距离太远,他会用亲兵口头传令,和旗帜传令等各种方式。

  其实古代打仗,就是在战场上靠传令兵口头传令。

  但有时战场如果太大,战线如果太长,很多口令都不来及传达,只能靠各自领兵的临场发挥。

  所以那些能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十分难得,也很容易出彩。

  而在朱高煦看来,目前他手下这些虾兵蟹将里,能独挡一面的,也就陈文勉强。

  你让他们在战场上自由发挥,通常可能变成送人头。

  他现在起家才这么点心腹,当然不能白白牺牲。

  当天一天,他们都在营里商量如何传令的事情,大家有意见的都可以提。

  中午,朱高煦在营里宴请诸将,有酒有肉,大伙也吃的很痛快。

  第二天各队陆续把挑选的亲兵送到朱高煦这边。

  朱高煦要求是看起来聪明,记忆力好,识字的优先。

  实际上识字的不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只有韩王寨的人,多少识点字。

  当时包括韩王寨的人,一共有一百六十多人在现场。

  陈文让他们前后距离一米,排成长队。

  然后向第一人道:“一队从东往西攻,伪攻为主,听号旗随时撤退。”

  “你重复一遍,再向后面说一遍。”

  这一百多人传下去,和后世的笑话一样,到了最后一个变成:“一队全力从东往西攻,不准撤退。”

  陈文听到最后,表情尴的很。

  好在他一边走一边身后有方延平跟着,拿着笔在记东西。

  凡传话时错的离谱的,都记在小本子上。

  连续五次之后,错误最多的一批先给剔除。

  这时就余下一百三十多人。

  “愿意每天花一个时辰来学习和识字的往前一步。”陈文这时道。

  第一遍问了,现场没人有反应。

  大伙似乎都不想学识字。

  但他们在人群中有韩王寨的托安排在里面,马上问:“陈百户,俺们学了识字,有什么好处?”

  “殿下有令,能写一百个字,每月多发五钱银饷,能识字五百个字,每月多发一两银饷。”

  “能识写五千个字,每月多发五两银。”

  “以后提拔,同等的军功下,会识字的优先。”

  “这么多?”那个托发现惊讶的叫声,然后马上道:“识写五千个字要多久?”

  “只要认真肯学,两三年差不多,学的快的,一两年就行。”

  这会也不是学校,又没数理化和其他课,只学识字的话,估计两三年真是差不多。

  “我愿意。”这个托往前一步。

  很快,大伙左右开开,纷纷开始往前走,有的人其实想的很简单,老子不学五千个字,学个五百个字也不错,每月多拿一两银呢。

  陈文在这边为朱高煦挑选重组亲兵。

  朱高煦带着宋猛、徐安、贺二牛、姚盖等一队人,正在附近一座高山上。

  这山是附近比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