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5章 遥遥领先整个世界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三,就算不是历史文爱好者,估计也能记的住。

  水泥配比完全只能靠多次试验。

  朱高煦记得穿越前看过一篇制造水泥的古法,作者写的很简单,随便配配就好像成了,真正让他弄起来发现极难。

  经过近几年的试验后,才最终发现,石灰石25%左右,粘土和矿渣加起来75%左右是最好的比例,或者说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比例。

  这几年中还需要证实,谁先和谁配比的问题。

  因为石灰和矿渣可以先配,粘土和矿渣也可以先配,石灰和粘土也能先配。

  朱高煦根本不记得谁和谁先配。

  又是一番多次的试验,最后确定先用石灰和粘土放在一起磨成生料。

  这种磨料要磨的越细越好,工匠们又想了各种办法,石磨,铁锤,水力器械等,经过多次改进,最后先炼了几百斤的精钢,再浇了个巨大的钢磨。

  然后先锤,再磨,经两道工序后,终于磨的很细很细。

  搞这玩意还要注意安全,放后世,就是要保护肺,至少得戴专业的口罩,不然早晚完蛋。

  可现在没口罩啊,朱高煦只能让他们在现场多洒水,脸上用纸和丝绸做个简易口罩,但这玩意不怎么透气,很多工人都受不了,也不明白朝廷为什么让他们戴。

  朱高煦这时就发现穿越后造水泥不容易,就凭保护工人这一环节,一般人要是没想到,或不想干,将来不知要死多少人,没一个工人能干几年的。

  怎么办?只能轮换。

  七批工人轮换,每七天干一天,现场不停洒水,逼他们戴简易口罩。

  皇帝搞这么复杂,科技司工匠局很多人都不明白,但也只能照着办。

  好在大明现在有钱,别说七批轮换,十批轮换也出的起,就是朝廷多出点钱罢了。

  这个问题解决后,新问题又来了。

  需要把生料烧成熟料,这需要高温才行。

  古代在没有现代工业体系支持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氧气助燃、更换燃料来提高温度。

  一般来说,用木炭作为燃料,炉温能达到1300摄氏度,而使用煤炭则可以达到1800摄氏度,所以要用煤炭,而且成本比较低。

  当然,这还是需要通过风箱来实现。

  元代陈椿《熬波图》中绘有铸铁用回拉杆双阀门风箱,明代到后期宋星应的天工开物中才写到活塞式风箱。

  朱高煦的工匠们又根据前人的技术和朱高煦的口述解说,终于改进了风箱,造出新式活塞式风箱。

  这时已经几年过去了,然后开始把熟料与矿渣再同磨,磨的越细越好。

  这样水泥差不多成功了一半。

  结果朱高煦试验,发现刚做好没一会就凝固了,太早凝固当然不行,没办法,只能再加熟石膏。

  加多少熟石膏又进行试验。

  从百分之一开始试,最后试到百分之六左右。

  洪熙十一年,水泥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