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3章 逆子,李世民都不敢弑父(加更求月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3章逆子,李世民都不敢弑父(加更求月票)

  朱高煦以前忽略了余粮为俸粮这个问题,还好现在来的及,因为现在粮价低。

  朱高煦起兵前,大明粮价大概在2.5钱(两百五十文)一石,即一两银子可以买四石。

  所以前面说,明初养个兵只要五钱银子,的确粮价较低。

  这也是明初的基本粮价,明朝时,只要没有天灾兵乱,大部份时间粮价都在五百文一石以下。

  中间两个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为万历42年(1614)年,粮价普遍涨到五百文一石。

  第二个转折点到天启年间(1625年)后,粮价开始普遍涨到一两一石以上。

  粮价低的好处是,朱高煦给大伙涨了两倍饷银,那么俸粮的事,就可以商量。

  侯海这时和沐昕、郑祥等留守武将对视一眼。

  他们在朱高煦没回来之前,商量一番后,试着在云南五卫之间提到俸粮的事。

  结果云南五卫留守的军将们纷纷表示,早该如此,(因为以前朝廷俸粮就算在他们自己头上),汉王太仁义了,给咱们加饷,这个粮还得按朝廷原来的来。

  云南数万留守军将加起来的俸粮是很吓人的,一年要四十多万,对朱高煦现在来说,是很大笔开支。

  但是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没多少了。

  假设军士原本月饷5钱,其中步兵分粮钱盐三部份,骑兵还要加上草料豆类,所以分摊之后,除掉钱盐草料和豆类,每个人俸粮也就在一石左右,骑兵略高。

  假设一个军士有十亩田,年产量往少的算,十五石,上交税一成,一石五,俸粮再去一石,还有十三石五斗可自用,那这个军士每月少一石,真的影响不大。

  虽然大部份人是贪得无厌的,但他们从以前亩拿二斗四升,到亩拿一石多,如果知好歹,肯定不会介意。

  “大王,兄弟们都支持大王,愿意按原来的俸粮支出。”郑祥大声道:“不过这也有个问题,要保证兄弟们的田数。”

  郑祥常年在卫所,应该看到了原本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即土地兼并,军官占有大量粮田的问题。

  朱高煦这税改要进行下去,一定要严防这个问题,要保证所有军士们的田,都牢牢在自己手上。

  历史上朝廷的俸粮由卫所高级军官来分配,他们到英宗前后,就开始侵吞私占,连俸粮都没有,还要田干什么?卫军种田得到的粮食,连自己家里都养不活,干脆大量逃亡,不当军户了。

  朱高煦听完后,无奈道:“这件事是本王没有想周到,还好你们替本王解决了。”

  “但本王向来言而有信--”

  “大王以前并没有说过俸粮的问题。”侯海直接道。

  没有说,和不给是两回事。

  朱高煦仔细想想,自己好像以前是没提到过这事。

  现在解决这个事刚好,因为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