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没有朱高煦就惨败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没有朱高煦就惨败

  李贤又接着道:十一月,燕军到达临清;燕王决定扰乱南军的粮道,遣轻骑至大名,焚其粮船。燕军从馆陶渡河(卫运河,京杭运河的一部分;当时黄河夺淮入海),先后到达东阿、东平,威胁南方,迫使盛庸南下。盛庸将计就计,决定在东昌(今山东聊城)决战,并在阵中摆了大量火枪和毒弩。

  盛庸擅长火器,这次更是全面发挥所长。

  十二月廿五,燕军至东昌,盛庸率部出城迎击。朱棣仍然亲自率军冲锋,沿用之前的战术,先冲击其左翼,但因盛庸部署了精锐步兵于彼而不动;然后又冲击其中坚,盛庸开阵将朱棣诱入,然后合围。

  朱棣被重重包围,燕军张玉、朱能分别引兵来救,朱能负责杀入重围援救朱棣,张玉则负责吸引分散敌军,终于朱棣和朱能会合,逃离战场。但大量燕军军士被预先布置的火器剑弩所伤,张玉则战死。平安亦率兵赶来,与盛庸合兵作战,大败燕军。

  次日,朱棣不服,再战南军,又是大败,共计损失万余人,这下朱棣终于识相了,决定北还。

  史记:“盛庸等率部追杀,北军死伤甚多。”

  东昌之战可谓燕军起兵以来最惨重的败仗,死伤头号大将张玉,损兵折将无数,指挥使级别就阵亡了好几个。

  而且朱棣多次濒临险境,但是由于朱允炆的“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诸位将领怕被朱允炆带上杀叔的帽子,而被处决,又怕抓住朱棣让朱允炆难做,朱允炆之后会刁难自己,南军不敢伤害他,也不敢抓他;朱棣也恃此特权,单骑视察前线或殿后,南军无可奈何。

  朱高煦默默听着李贤的述说,内心霍然开朗,心情也舒展了很多。

  因为后世成祖高光记载,还有无数粉迷的吹捧,这让朱高煦以前也一直以为燕王朱棣的军事才能牛逼的不行,后世甚至还有人把他和李二相提并论,甚至远超李二的说法。

  所以自穿越以来,燕王朱棣一直像座高山,紧紧压在朱高煦的头顶。

  毕竟他自己所谓的军事才能,几乎为零。

  但现在,从靖难起兵以来,到这次东昌大战结束,朱高煦可以肯定的认为,燕王朱棣的统兵能力是有,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吹捧的地步。

  历史上朱棣能成功,只有两个解释,那就是运气和南军猪队友的相助,没有其他。

  当然了,现在燕军中还是有几个良将的能力,不在朱棣之下,甚至比朱棣还强。

  诸如李彬,李远,徐忠三人,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大将。

  驻守永平的郭亮也是,朱高煦已经见识过他的能力。

  北平防守战,守住瞿能的刘江,同样能力出众。

  朱棣最大的本事,大概就是很少犯错?而且很识相。

  朱棣是个聪明的人,所以对付别人很有套路,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