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抓钱利器_我的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

  饶是他是军转干部,心理素质强大,却也无法抵挡那种沉重。

  那可是五万块钱,不是五块钱或者是五十块钱,竹板屯这边好几年的收入都不见得能有五万块钱。

  真要是按照竹板屯集体的名义贷款了,万一过几年还不上这个钱,到时候还能要了李忠信命?

  就是把李忠信的命抵上,怕也是不值五万块钱。

  董国忠用凉水洗了两把脸以后,慢慢地走到屋外,一屁股坐在青石板的台阶上,点了一颗烟,又点了一颗烟。

  细细品味着昨天李忠信说的话,董国忠慢慢理清了一些事情。

  贷款五万和两万元的区别并不大,而且他们贷款下来以后买的是实物,按照李忠信的说法,如果换不上贷款的话,最多也就是把实物收回,对于竹板屯的集体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现在五万元能够买下来几台拖拉机,等过两年,人们的钱越赚越多了,有着这样的实物,也算得上是增值了。

  李忠信举出来的例子很简单,一台收音机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是十元钱一台,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了,人们的工资都已经翻倍涨了,收音机的价格还是十元钱一台,

  就好比贷款一样,现在贷款五万元买下来了拖拉机,过上几年的时间,工资再次翻倍,人们的收入再度增加的时候,把五万元还给银行,到时候还是赚得多。

  而且拖拉机这些年对于竹板屯的生产和生活的帮助绝对是巨大的。

  董国忠虽然是大老粗,但是,他心中精明得很,国家每年要调高工资的事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贷款五万块钱的这个事情值得去做,更何况忠信公司就是一个下蛋的金鸡,每天都有着让人无法想象的收入。

  董国忠又想到,竹板屯这边贷款五万元,自己弄得压力很大,福隆村那边的梁国富也别想逃过贷款这一劫,既然都跟着忠信公司做这个事情,贷款的事情,梁国富那边也需要承担一半。

  只是让董国忠没有想到的是,他第二天一早到福隆村那边,把这个事情和梁国富合盘托出以后,那货居然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而且还对董国忠说,这样是一件怎么看都划算的事情。

  梁国富对他坦言道:“秋天马上要到了,村子里面的农民需要卖粮,上交公粮,以前是没有条件,只能大家伙串着用马车交粮,有的人家甚至是用手推车自行车交粮。

  要是有了拖拉机,交粮的时候就会很轻松,无非就是交粮的农户花一些雇拖拉机的钱。就是这样,也比这些农户个人到粮库交粮划算。

  有了拖拉机,购买种子,种地,方方面面都会好上很多,更是让长青乡这边成为第一个拥有很多台拖拉机的乡,这个事情怎么都合算。”

  看到董国忠若有所思的样子,梁国富继续说道:“国忠大哥,其实我是这样的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