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人淡如菊_代人受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个如三国时吕温候三姓家奴的屡屡‘改嫁’。你看低马、时之流,不耻他们首鼠两端的形迹,我又何尝不是。只是这兄弟结拜,就免了。有了君臣之义,就戴上了层紧箍咒,日后对他无论是非好歹也要退让几分;再若搭上个兄弟之情,怕自家父过世后,我这才天马行空的没过上几年松在日子,反又要套个兄长来辖制促责,不用也罢。”

  ※※※

  往事历历在目,不想他杨汉辰当初深思熟虑后追随了的主公竟然也是如此是非不明、私心为上的庸人,真是枉负了他和子卿近十年的追随。

  廖永华不服调遣,这是汉辰意料中的事情。接受何长官的这份委任时,汉辰曾经同何先生暗示再三他对中央军的顾虑。何先生为此特别在晨会上训示所有将官,当此国家兴亡之际,保卫前中央所在地西京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所有同仁必须以大局为重,惟杨司令的将令是从。若有临阵脱逃、违抗军令者,军法严惩!

  有了何先生的尚方宝剑,汉辰本是放心很多。中央军将领虽然狂妄,但忌惮了何先生这座大山在后,也不敢太造次,直到发生小廖的自作主张、违抗军令,打乱全局部署,引得后线节节失利。此等不可饶恕的大罪,在对廖永华的处置上,何先生竟然能偏袒如此。僵持不下的时候,居然还编排出“围魏救赵”的闹剧,小题大做的抓了他的小弟汉威,逼他杨汉辰就范。

  汉辰想想即寒心又可笑,小廖是他何文厚的爱将,威儿是他杨汉辰的爱弟。同样是犯了王法,他杨汉辰又能怎样自处呢?他的劫牢反狱同何先生的私匿小廖,怕是异曲同工的惊世骇俗呢。

  棋逢对手、死争一隅的时候,怕是要如《棋经》里所说,“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

  汉辰弃子而去,何先生虽然对他的出招困惑不解,但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因势自补、临阵易帅,对外宣称是杨汉辰指挥不利引起战局惨败。

  背负不白之冤,汉辰对何先生对他的停职、记过等重罚决定咬牙切齿之余,能做的只剩隐忍。无论如何,他是主帅,他要承受失败的结果。加之何先生此举或多或少有对劫牢反狱一事的耿耿于怀,汉辰更是无话可说。一向行事谨慎稳重的杨汉辰,居然也有毛头小子般头脑一热做蠢事的那天,怕何先生也为他此举惊得瞠目结舌了。汉辰不想为自己独闯黑衣社大牢的鲁莽找任何借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他实在想不出任何比此举更高明的破解之术。

  汉辰无法解释自己的言行。平日从容谋断的杨汉辰也会有头脑冲动的时候,这仿佛都是二十年前才会发生。转念想,怕汉威真是他的软肋、死穴。威儿不是他一个人的威儿,威儿身上有着太多人的牵挂和寄托。汉辰此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