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六章 纵火真相_大唐:李世民是我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李佑心中,纵火案的幕后主使,定是太子李承乾无疑。

  但叫李佑为难的是,没有任何证据,指向李承乾。

  这桩案子来得太过突然,案发之地又是百姓杂居之所。

  那凶手行事果断,没留下任何证据。

  李佑的所有判断,也都基于猜想。

  若真要细查下去,只能顺着火油这一线索,去兵部盘查火油库存,继而推断出嫌疑人。

  而这,并不在李佑的权力范围之内。

  想要查清此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火油的线索,抛给李世民。

  让李世民去料理后事,查清火油来源。

  基于以上种种考量,李佑并没有将矛头直指李承乾,只是将破案的关键——火油,抛了出去。

  李佑绝没有想到,自己韬光养晦的一番思量,在李世民看来,却成了心怀朝堂,以德报怨的大公无私之举。

  走出齐王府,李世民的眼眶还微微泛红。

  方才李佑的种种表现,叫李世民感怀不已。

  “陛下,这东西该如何处理?”

  王德扶了李世民上了车驾,将那用布包裹着的火油残渣托了出来。

  那残渣泛着刺鼻气味,看得李世民连连皱眉。

  拧眉细思片刻,李世民叹了口气:“让人去兵部查一查火油去向,此事须得保密……”

  “是!”王德恭敬领命。

  火油是极其珍贵的战略资源,平日里有专人保管存留,寻常时候,绝不会外泄。

  只有在重大战事发生,兵部才会派调火油,由领兵将领分配调用。

  真正有机会掌握火油的,无非是那几个核心将领而已。

  “叔宝已然故去,药师又常年闭门,不在军中活动了……”

  “如今还剩下的,无非是知节、敬德、君集、懋功等人了……”

  李世民悠悠念叨起军方的几大将领,沉眉陷入思索。

  过得片刻,他又幽幽叹了口气,抬了抬手:“罢了,此事你不必派人暗查了。”

  他深吸口气:“侯君集不正主理兵部吗?你去传朕口喻,召他去御书房,朕……要亲自问话……”

  侯君集是李世民麾下心腹大将,早在前隋大业年间,便投入李世民帐下。

  开唐年间,侯君集随着李世民东征西讨,建了不少功勋。

  虽比不上勇武过人的秦琼、程咬金等人,但也深得李世民信任。

  在玄武门之变中,候君集更是主要的策划者与实施者。

  他身先士卒,立下奇功,被擢拔为右卫大将军。

  贞观四年,李靖扫平突厥后,自觉功高盖主,便请辞身退,渐渐隐于朝堂。

  在那之后,李世民便将兵部尚书一职,交到侯君集头上。

  侯君集在兵部一干便是十多年,掌控了大唐的军事调令,军须供应,是朝堂中枢向各地边军发号施令的中转站,也是李世民掌控天下兵马的代言人。

  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比之深得李世民信赖的程咬金,抑或是早些年立下不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