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获的狂喜_农门团宠小娇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五十多户人家,一家平均收获十四两左右。

  十四两是什么概念,是一家四口人活命两年的银子。

  是三亩良田种粮食的纯收入!

  而这些,只因为村头这三亩沙地种了西瓜,就轻易得到了…

  所有人都是半晌没有说话,当然其中一半的人是因为没算明白这些账。

  但这不妨碍所有人知道自己发财了!

  于是,下一瞬,所有人都是激动的疯狂起来。

  “呜呜,发财了!”

  “这不是西瓜,这是银子啊!”

  田里还有二百多西瓜,起码还能卖个四五百两。

  也就是说,三亩地收获两千两银子是妥妥的。

  这哪里是西瓜,这就是满地的银锞子!

  百姓们恨不得跪倒亲吻土地,他们眼里的废弃砂土,居然成了宝地!

  方玉心里也是激动不已,这大半年,他不知道走废了多少双鞋子,为的就是这一刻啊。

  但这才刚刚开始,绝对不可以骄傲。

  他深吸一口气,高声嘱咐众人。

  “大伙儿不要高兴太早,田里还有这么多西瓜呢。

  一定要继续好好看顾,等所有西瓜都卖了,县衙这边算好账。

  我再亲自给大伙儿分银子!”

  “是,大人放心,这是聚宝盆啊,我们一定看好了。”

  众人纷纷高声应和,半点儿都不怀疑,也不害怕方玉会吞了银子。

  商贾们看在眼里,对方玉这个县令越发敬佩三分。

  能让百姓这般信任,方玉一定是付出了太多辛苦。

  众人再接再励,又奔去了另一个村子。

  方圆儿带了人,只管下田挑拣成熟的西瓜,做出标记。

  方玉随后带村人采摘,装车。

  这般分工合作,倒也迅速。

  中午垫补了一口吃食,众人忙了足足一日,才把五六个商贾都打发了。

  这个时候,时机就是商机。

  商贾们带着西瓜走了,路过下一个县城,就会再雇了车队过来。

  继续摘西瓜,运西瓜。

  这般,三十六个村子,几乎五天就摘过第一茬。

  这时候,最开始卖西瓜的村子,也可以摘第二茬了。

  如此循环,银子也是流水一样进了桥安县的县衙。

  而西瓜这时候也到了京都,五两银子一个,实在算不得便宜。

  但京都可是天子脚下,什么都缺,就不缺富贵人家。

  几千个西瓜,几乎是眨眼间就卖没大半。

  买主不只是自己要吃,还要买了送亲朋,送师长…

  而桥安县和方玉的名字,再一次响彻京都。

  吏部衙门里,众人坐在廊檐下,一边分吃西瓜,一边说着闲话。

  “仲良真是厉害,当真把西瓜种出来了。”

  “是啊,最难得是,他们家里居然愿意把这这样的财路让给桥安县。”

  “听说桥安县种了一百多亩西瓜,可以卖掉四五万两。

  若是明年种上五六百亩,岂不是一个小小桥安县的税收,几乎要堪比一个州府了。”

  “也不至于,到时候西瓜多了,价格就会降下来。

  但比不上一个州府,在所有县城里,起码可以排进前十了。”

  “仲良那人太过耿直,心又软,原本还以为他做了县令会吃亏,没想到风生水起。”

  刑部衙门里,罗侍郎也带了四个西瓜到衙门,请同僚和上官们吃西瓜解暑。

  尚书大人难得夸赞,“这西瓜真是解暑的好东西,送进井水里镇上半下午。

  晚上时候来一块,一日的暑气都消散了。”

  “是啊,当初罗大人说起桥安县种种,如今看来,只这西瓜一样,收上来的农税就已经够扎眼了。”

  “以一人之力,带全县百姓致富。

  若是人人都如此,大魏何愁不强盛。

  可惜…”

  “是啊,若是世族子弟都如此,也不是不可入仕。

  可惜,多是浮夸之辈,难当大任。”

  这样的对话,几乎在人人吃起西瓜时候,都会说上两句。

  所以,桥安县的税册子没有交上来的时候,大名已经是京都人人皆知了。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