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回第一桶金_在战火中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东健亲自起草了一份《关于东三省兵工厂情况的调研报告》提交给人民党中央和人民军总部。

  他在报告中对于所谓沈阳兵工厂的总体情况作了如下的说明,沈阳兵工厂――现称“东三省兵工厂”位于沈阳城大东边门外(即后世沈阳市大东区东塔街6号,黎明航空发动机制造集团公司所在地)现该厂占地面积为2。5平方公里,厂区长达2。5公里,宽1公里。该工厂总投资二亿八千五百七十九万大洋;现有八厂四处,以及职工子弟学校、医院等20多个单位。

  9。18事变前,拥有职工23000余人,各种设备10000余台;就其规模,技术,和所生产的大量军、民产品,均为目前中国之首,是其他国内各军工企业所不及的。

  该厂建于20年代,初创时为奉天军械厂,厂址在大东门外奉天造币厂内,场地窄小,设备简陋,只能修理枪械和制造6。5毫米和7。9毫米普通子弹。

  1919年春,张作霖为巩固其统治和扩张势力,大力发展军工产业,生产重型武器,以改善东北军装备,适应战争之需要。因此他批准,将东塔以西约1800亩地划给兵工厂,还另选沈阳城大东边门外,闲置空地成立工程处,建造火药厂、枪械厂和子弹厂。

  为了便于运输,又铺设铁路专线,修建站台,使火车可直通厂内。1921年10月,在新建厂房所有机器安装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生产。改名为“东三省兵工厂”

  1923年,该厂再次扩大,并对其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并新增添火炮制造厂、炮弹制造厂、机器制造厂,锅炉房,水塔,蒸气及水道等设备;同时上马了发电厂。

  此次改扩建所用机器设备多购自日本。经过改造后的东三省兵工厂拥有各种机械设备,达到万台,种类齐全,整体配套。整个改造工程由丹麦商家文德(winther)公司承建,并派出工程技术人员驻厂进行指导安装的。

  据东三省兵工厂1924年-1931年,7年间的产品生产记录和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该工厂的生产能力为:

  枪厂在采用:两班,18小时工作制时,每月可生产13式(即民国十三年定产)79步枪4200支;17式65轻机枪50挺;17式79重机枪100挺。(注:9。18事变前,枪厂已试制10发自动步枪,并获得成功,已生产20支样枪。)

  根据枪械制造厂现有能力,如我们能对炮弹制造厂大吨位冲压机床进行适当的调配,利用现有的设备,人员进行简单的调整,完全可以进行ak系列枪械和12,7毫米机枪的生产。因此我们建议“珠峰”舰综合维修车间立即对ak系列枪械所有模具进行生产,以尽快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