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节 恭王为使(2)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唯恐伺候不周:“只是,二位大人,小的为伺候王爷,特别命人准备的熊掌,也不要上了吗?”

  听到熊掌二字,刘杰和胡林翼同时干干的咽了口馋涎:“你准备了?”

  “可不是吗?从三天前就开始准备了。”

  “那,你等一等,我去回一声。若是王爷肯赏你这个面子,就算你的福气,若是不肯……”

  老査立刻接口答说:“那就当小的孝敬您二位大人的。”

  “也好。”刘杰一笑:“在这等一等。”

  査盐商家中有一种很特殊的烹制熊掌的方法,说来很是匪夷所思:把熊掌拿来,用生石灰煮沸扬汤,然后放在一个一尺高的、石制烟囱的顶端,顶端的孔径正好可以放下一只大碗,放好之后,把碗封好,在烟囱的下面点上蜡烛,足足煨一夜的时间,到入席的时候,熊掌被这小火煨得几近融化,入口绵软肥腻,实在是无尚佳肴。

  刘杰和胡林翼曾经享用过一次,很是念念不忘。不过这一次的主客不是他们,怕是很难得尝美味了。这样想着,竟小家子气的希望奕訢会拒绝了。

  正堂之中,纳尔经额正在陪着奕訢说话:“英夷到外海已有五日,我想,是不是明天就去和他们商谈?”

  “与英夷会商是我这一次到天津来的目的之一,还有一事是皇上念兹在兹的,便是大沽炮台的修葺和加固。这一次我出京之前,皇上特为把我找去,命我借此次之机,到大沽口炮台巡视一番,总要确保京师的安全啊。”

  纳尔经额随声附和的答道:“那是,那是。大沽口炮台乃是我朝京师门户,门户守得严,京师才能稳如泰山。”

  “至于和英夷相见吗?此事还要烦请堂督,和他们约定好一个日子。李大人?您看几时为宜?”

  李棠阶怎么肯在这时越俎代庖?轻笑的一下:“一切听王爷您的。”

  “那好,就定在巡视完炮台的第三天吧。”

  “是。奴才下去之后立刻命人知会英使,让他们做好准备。”

  说了几句,奕訢又问道:“这一次英夷到津,可有多少人啊?”

  “此事嘛,请天津府道的刘老爷和胡老爷给王爷回禀,他们知道得多。而且,英使也是把公文投到他们的衙门里面去的。”

  说话间,正好刘杰进厅,纳尔经额把他叫住了:“偱臣?”

  “大人?”

  “英使此来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得多,你来给王爷说说?”

  “喔。”刘杰点头,把经过讲了一遍——

  英人此番抵津,确实是比去年预计的早了些时日,于三月二十三日从香港出发,一路北上,中途在广州不停,到了上海码头停靠几天,一来是补充食水,二来是向两江总督衙门报备一声,三来是接请上海领事阿利图上船,以副使之尊同行。然后继续开船,四月初六的时候就到了天津外海,派小船带着此行的副使和通译麦华陀登岸,在中方早已经派到塘沽码头等待的胡林翼等人的陪同下,先到天津府,将公文递呈,并且安排两个人在天津府的管驿住下。

  不过麦华陀完全没有心思领略北地风光,一个劲的要求返回本国使船,刘杰也不好勉强,更怕对方呆在天津会引发百姓争相目睹,万一闹出事来,自己很难承担,便礼送出城,任由他自去了。

  “这样说来的话,贵府竟是没有见到英夷正使喽?”

  “回王爷的话,臣没有见到。”刘杰说:“臣和英夷派来的副使,上海领事阿利图说过,待到我朝使节到来,就会派人登船通知彼等,到时候再约定见面之时地。”

  “那好吧,明天,请贵府派人到英船上,就说本王奉皇命而来,见面的地方嘛,就定在天津府衙门之中,可以吗?”

  “喳,卑职明白,明天就命人前去通知英使。”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