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章 这只是技术性调整 --------------------_从1935到20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军第三、四、五军,针对榆林的攻击,首先是占领其城市周边的战略制高点,控制其周边卫星集镇。

  “不必急,稳扎稳打,充份准备!”

  “不必担心后路,抱着换家的思路打榆林就行。至于背后的延安,中央方面自有处置。”

  过去的九年内战时,红军打过很多次城市攻坚战,但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并且损失惨重而告终。

  火炮数量不足,攻坚能力不足,攻击敌人修建的坚固堡垒时,伤亡太大是主要原因。

  全歼胡宗南部后,拿到其全部装备的红军,要拿下榆林城并不难。难的是控制弹药消耗,尤其是炮弹消耗不能太大――毕竟西北方向还有好几场硬仗要打,同时还要为未来可能常凯申主力大军围剿准备。

  虽然黄克这边在白区地下工作进展神速,甚至在一个月内就神奇地开通了从天津到西安的“红色生命线”,并且苏联方面已经答应提供火炮和弹药支援,但这一切都是较长远的事,接下来的几个月的连续战役,逼得红军也不得不计算着使用手中炮弹,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黄克给红军上层,带来了他们在解放战争时城市战的战术经验总结,比如四野的四快一慢战术,三三制,也有三野的四四制,此外还有徐帅自己未来打太原时的攻坚经验总结。

  无论是三三制也好,四四制也罢,前提都得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传承,以及配套的武器支持。

  刚刚走完长征路的红军部队,其实并不能马上“越级”学会这些太复杂的军事战术。黄克能做的只是生硬地背出军事教典,给大家一个具体学习的大方向目标,现实中现在的红军要做到结合实际,学以至用还差很远呢。

  从八月到十月修整的这两个多月时间,中高层的红军将领就一直在研究如何解决城市攻坚困难的问题,此次榆林战役,就是当成一次“攻坚试验”来进行。

  在三万多红军主力部队的逼迫和挨个拔点下,到十一月四日时,榆林城周边各个战略要地的守军,要么被歼灭,要么全都缩回了主城中。前面几日,双方的战斗并不激烈。

  井岳秀的部队,其实实力也就是那般,从前要靠联合杨虎城,才能勉强压制住刘志丹红军,遇上武器、兵力都占上风的主力红军,很快就纷纷溃散,缩回主城。

  十一月四日起,兵临城下的主力红军,在榆林城墙外开始了复杂土工坑道作业工程。具体的作法,就是围着榆林的城墙,开始挖崛交通壕,并不断地向城墙位置延伸。

  十一月七日这天,当常秃子对着记者兴奋地宣布收复延安,榆林之围将解时,井岳秀却站在榆林的城头,顺着观察口,恐惧地看着外面象蛛网一般密布,霉菌增殖般不断向城墙方向漫延的交通壕。

  从城墙上往下看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