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屯田安民_新三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是此理,我相信:子扬留在豫章,一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刘晔的才能在这一次征讨笮融的行动中尽显无疑,若不是他及时献计袭取了笮融的辎重所在,这一仗也不会结束得如此的快,这样有才识的人正是豫章所需要的。

  我与刘晔两人从城楼上下来,一路说笑,不知不觉间已到了豫章的街上,战乱刚息,两边的店铺多数未开张,出来做买卖的小贩也不是很多,而沿街乞讨无家可归的流民却挤满了不宽的街道。

  刘晔见状,道:“以晔愚见,豫章现在有三事急需妥善解决,设民屯置流民,休养生息,此乃解流民之扰,其一也。”

  我一伸手阻止刘晔说下去,说道:“子扬慢来,待我猜猜这其二、其三为何事。其二者,军队数量庞大,粮草供需不足,恐生异变;其三者,山越之患,如梗在喉,除之不去。”

  刘晔惊异道:“少冲,莫非有透人心魄的慧眼,晔正忧此二事。”

  我道:“山越,未开化之蛮悍民族,要使其服当恩威并重,此需长久治理方能见成效。至于军卒数量多之忧,乃是前番为征讨笮融,多向宗族征召部曲、家兵以援所致,全军总数现不下二万,豫章之粮不足于供矣。吴子治兵有言,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今笮融已去,我意裁减军队,拟设常备军三千人,士卒从现有军队中精选,彭泽、上缭、豫章三地各驻一千军,专事操习战法,以为精兵,由子义将军统领之,以卫郡域。其余者,则仿民屯编制,以为军屯,农时耕作,战时出战。以军养军,解军粮之需,子扬以为如何?”

  刘晔点头,对我之言深以为然,道:“不过,南渡流民大多为避乱而来,若是招募屯田垦荒,所需之耕牛、农具必有不足,我看应即刻着人往荆州采购为好!”

  我道:“子扬兄甚是。为解所急,我已将从笮融处檄获的耕牛悉数交给了许靖,由他来统一安置,眼下来看耕牛的数量还是不够,现在郡库中除华歆带走的金银外,尚余一部分,可全部用来购买耕牛及农具,荆州安定,少战乱,往之采购,必有所得。”

  整个春天,我都忙着奔波于上缭、海昏、豫章之间,规划荒地,联络宗族,安顿流民,忙得人都瘦了一圈。

  我先在豫章各地张榜公布各项屯田措施,彭励流民应募开垦荒地。可是屯田政策实行伊始,便遭到豫章当地的宗族的强烈反对,这些个宗族首领认为,让流民屯田垦荒,万一有暴民从中闹将起来,变成象灵帝年间的黄巾之乱一样的话,就会危及到他们自家的宗族利益。

  而那些南渡而来的流民不愿意让军事编制限制其人身自由,又担心粮熟以后万一政策变了,岂不要落个一场空,所以观望者居多,应募者寥寥。

  招募流民屯田这

  请收藏:https://m.qxc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